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2、如果接舆有一种对话的态度,孔子会说些什么?在原文中找相关语段。(文章相关段落的理解)
(明确)“鸟兽不可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小结:中国向来多的是人精,缺的是志士。如不和天下志士在一起还能和谁在一起?如说“滔滔者皆是”而先下动乱,那么此时正需有人知难而进、知不可而为之,给黑暗以光明,方见君子仁人的分量和质量。
(五)思想总结
试试用简洁的文字概括“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内涵。(学生探讨)
(明确)孔子一心要积极入仕,恢复周礼,平定乱世。虽然自己也知道很难成功,但他仍然表现出坚定的原则性,从不动摇。如果从积极意义角度说,这是一种值得尊敬的社会责任感。
(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是“替天行道”的社会责任感,也是建功立业、名垂青史的人生追求,更是一种从政的强烈自信。这种力求用世的态度,比一般“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态度更为积极。)
(六)文化拓展(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庄子》)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楚辞》)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