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一、充满童真童趣的教材
《四季》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征。诗歌采用拟人的手法,排 比的形式,语言亲切、生动,读来琅琅上口,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特别是最后一节“雪人大肚子一挺,他顽皮地说:‘我就是冬天’”,即描绘绘出了冬天的 特点,又反映了孩子们的心声,把冬天里一幅打雪仗,堆雪人的场景再现在孩子们面前。为了让这充满童真童趣的教材真正走进学生心灵,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 标:①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②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朗读,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朗读课文,在课文中识字。
因为我们的教学面对的是刚入学的六、七岁的孩子,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对儿歌中所涉及到的“谷穗弯弯”不太容易理解,因此我做了形象直观的教具,在让学生理 解 “鞠着躬”和“大肚子一挺”等语句时,加上动作和表演相结合,既有趣生动,又符合低年级儿童好动、好玩的特点,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学,这样能增强学生 学习语文的兴趣,又便于学生理解课文。
二、走近孩童心灵的教法
《四季》是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第二篇课文。在设计学生学习方案时,我紧扣“走近孩童心灵”这一理念,抓住一年四季不同景物的特 点这一条线,创设“到四季妈妈家做客”这一童语氛围。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读中说,说中议;从读中习得语感,发展语言。同时,又以生字教学为重点,通 过整体识记,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从生活中识字的兴趣。
1、走近童心的游戏——主动探究从入学开始
学习过程除了被动接受知识外,还存在大量的发现与探究等认识活动。新课程要求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是要转变单一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 探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倡导探究学习。这是阅读教学的第二课,我们就重视激起 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让孩子们从小就学会主动学习,鼓励自己回家寻找四季的特点,如:春天,燕子飞回来了;冰雪融化了,青蛙冬眠后蹦了出来;荷花开了;农 民伯伯丰收了;下雪了,大家又开始堆雪人了等等,这些都是学生有能力收集而且又乐于收集的。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我设计了“猜四季”这一游戏作为开 课,并通过多媒体课件把四季的景色再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对“四季”有一个初步的感知。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