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一、字音字形
1、掌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暴躁 慷慨 接济 施舍 分歧 懒惰 恫吓 驯服 沮丧 指摘 逮捕 衙门 钦佩 耸听 缴纳 膳食 怒不可遏
2、给下列形近字组词。
债 俭 账 躁
恫 赢 缴
啧 险 帐 燥
洞 嬴 激
二、语言积累:掌握下列词语的含义
1、慷慨:
2、接济:
3、晓谕:
4、耸听:
5、沮丧:
6、恫吓:
7、指摘 :
8、驯服:
9、引经据典:
10、怒不可遏:
11、克勤克俭:
三、问题探究
1、在毛泽东反抗意识和政治思想形成过程中,哪些书籍、事件和人物对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提示:《水浒传》《精忠传》《隋唐》《三国》《西游记》这些关于造反的故事增强了他的反抗意识。《盛世危言》使他懂得了接受新思想,科技的进步才 能使国家富强。饥民造反被镇压事件,使他感到不平。穷人吃大户,父亲怒不可遏,他不同情父亲,又觉得村民们的方法不对。“激进派”教师,使他钦佩,并赞成 其主张。)
2、学堂里的先生和毛泽东的父亲喜欢让毛泽东读什么书?各有什么目的?
(提示:经书 先生是为了让他接受封建教育,把他培养成封建统治的维护者;父亲为了让他光耀门楣,替自己打赢官司。)
3、你是怎样理解“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的含义的?
(提示:为国家的兴盛、灭亡,每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国强民富,国兴民荣。)
4、我十三岁时,终于离开了小学堂”中的“终于”一词可不可以删去?为什么?
(提示:不可以。 “终于”写出了毛泽东离开了天天学经书的小学堂时的高兴心理。)
四、欣赏评价
本文在语言运用上体现为通俗顺畅、幽默有趣。请同学选读最喜欢、最感兴趣的内容,品味其中的精彩之处。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