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6.【参考答案】
情 绪ABC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于20世纪50年代创建。他认为激发事件A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 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即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 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所直接引起的。
7.【参考答案】
(1)忧郁。忧郁是一种情绪与心理状态,指一个人呈现哀伤、心情低落的状况,绝望与沮丧为其特色。这是人类正常的情绪之一,但是强烈而长久持续的忧郁情绪,可能是精神疾病造成。
(2)恐惧。在中学生中,社交恐惧症和“恐学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理障碍。中学生的社交恐惧症常常来源于早期社交经验缺乏或社交挫折。“恐学症”又称学校恐惧症,是通过明显的焦虑和躯体症状的结合而体现出来的对上学的非理性的紧张和恐惧。
(3)孤独。中学生青春期后会感到特别孤独的原因是:青春期是儿童向成人转变的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有关自己和社会的各种信息纷至沓来,需要经过不断思考,最后确定自己的生活目标。
(4)愤怒。愤怒是一种消极的感觉状态,一般包括敌对的思想、生理反应和适应不良的行为。中学生由于思维片面、偏激,比较容易冲动,自控能力较差,容易产生愤怒情绪。
8.【参考答案】
(1)情绪的自主性。
(2)情绪活动的丰富性。
(3)情绪体验的跌宕性。
(4)情绪变化的两极性。
9.【参考答案】
(1)有良好情绪的学生能正确反映一定的环境的影响,善于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
(2)有良好情绪的学生能对引起情绪的刺激做出适当强度的反应。
(3)有良好情绪的学生应该具备情绪反应的转移能力。
(4)良好的情绪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10.【参考答案】
(1)增强中学生的自信心。
(2)培养中学生的情绪自知力和挫折承受力。
(3)帮助中学生掌握情绪、情感调节的方法。
(4)充实中学生的精神生活。
11.【参考答案】
(1)敏锐觉察情绪。
(2)平和接纳情绪。
(3)正确调整情绪。
(4)有效表达情绪。
(5)保持和创造快乐情绪。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