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一、理论来源
“关键期”一词是由奥地利动物学家康拉德·劳伦兹在动物心理实验研究中提出来的,劳伦兹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劳伦兹研究发现,小鹅刚孵化出来的20小时内会有明显的认母行为,它会把第一次见到的活动物体当成“母亲”,不管这个活动物体是鹅妈妈、是人、还是跳动的气球,如果在出生后的20小时内不让小鹅接触到活动的物体,小鹅就不再“认母”,小鹅的认母行为能力就丧失了,小鹅的这种能力与他特定的生理时期密切相关。劳伦兹把这种无需强化的、在一定时期容易形成的反应叫做“印刻现象”。
“印刻”有三个特征:一是不可逆转。印刻现象与动物的生存本能有关,是一种不可逆转的中间过程,一旦形成长期不变。二是有一定的时间限制,第一个活动的上午出现的太早或太晚都不能产生印刻。如小鹅在生长发育中,“印刻”过程指可能发生于出生后20个小时内。三是不需要强化。虽然印刻属于学习,但却是一次成功,之后不需要任何强化。
可能出生印刻的有效期即为关键期。人类心理的关键期是指最易学会和掌握某种知识技能、行为动作的特定年龄时期,关键期对孩子进行及时的教育,孩子学得容易、学得快,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错过关键期再学,就需要花费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努力才能弥补,或者永远无法弥补。
二、备考指导
1.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要求教师要做到抓住“关键期”。
2.“印刻”和关键期是奥地利动物学家劳伦兹(洛伦兹)提出的。
3.“印刻”是一种模仿现象,属于心理起源学说
4.关键期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动物错过关键期很难学习,人错过关键期可以学习。
5.“时过然后学,虽勤苦而难成”,中的“时”指的是关键期。
6.“狼孩”离开人世之后无法学习,原因是错过了关键期。
【考题再现】
1.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 )。
A.2岁 B.4岁 C.5岁以前 D.5岁以后
1.【答案】A。解析:2-3岁是口语学习的最佳时期,4-5岁是书面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5岁左右是学习乐器的最佳时期。
2.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教育具有( )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不均衡性 C.稳定性和可变性 D.个别差异性
1.【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教育与人的发展中的个体身心发展规律。不平衡性是指同一机能系统在发展的不同时期(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速率;不同机能系统发展速度不平衡。针对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过程中我们就要抓住关键期。故本题选B。
关注微信公众号xreduv了解最新考试资讯,加QQ群245394720定期发免费辅导资料。教师编制考试内容广泛,考生往往无从下手,抓不住重点。推荐报名教师编制考试笔试直播课程(点击购买,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进行系统学习。关于教师编制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