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学记》中国古代一篇教育论文,是古代中国典章制度专著《礼记》(《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在中国教育史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各省市教资教招的重要考点,一般以单选、多选、判断题等的客观题备考。以下将对《学记》的重要思想进行阐述。
(一)作者:乐正克(思孟学派;郭沫若考证)
(二)重要思想
(1)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或教育的重要性)
1.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译:君子要想感化民心,改变风俗,就一定要重视设学施教!)
2.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译:所以古代人君圣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一定要以教学为首要地位。)
(2)教育与人的关系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译: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的器物;人不经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
(3)教学相长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教学半。”
(译:知道自己学业的不足,才能反过来严格要求自己;感到困惑然后才能不倦的钻研。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兑命》篇说:“在教学过程中,教,是学的一半。”)
(4)循序渐进
1.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
(译:年少的学生要注意听,而不要插问,因为学习应循序渐进,不能越级。)
2.不陵节而施之谓孙
(译:不超越受教育者的才能和年龄特征而进行教育,叫做合乎顺序。)
3.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译:施教者不按教学内容的一定顺序传授知识,打乱了条理,就不可收拾。)
(5)课内外相结合
1.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译:大学的教育活动,按时令进行,各有正式课业;休息的时候,也有课外作业。)
2.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
(译:君子对待学习,课内授业要学好正课;在家休息,要学好各种杂艺。)
(6)预防原则
1.禁于未发之谓豫
(译:在学生的错误没有发生时就加以防止,叫做预防。)
2.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
(译:错误出现了再去禁止,就有产生抗拒而难以克服。)
(7)及时施教原则
1.当其可之谓时
(译:在适当的时机进行教育,叫做及时。)
2.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译:错过了学习时机,事后补救,尽管勤苦努力,也较难成功。)
(8)观摩学习(讨论法)
1.相观而善之谓摩
(译:互相取长补短,叫做相互研讨。)
2.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译:如果学习中缺乏学友之间的交流切磋,就必然会导致知识狭隘,见识短浅.)
(9)启发性原则
1.故君之教,喻也
(译:所以说教师对人施教,就是启发诱导。)
2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译:对学生诱导而不牵拉;劝勉而不压制;指导学习的门径,而不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
(10)长善救失原则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译:学生在学习上有四种过失,是施教的人必须要了解的:人们学习失败的原因,有人是失于贪多务得,有人是失于学习过于偏狭,有的人失于见异思迁不求甚解,有的人失于学习上不能持久,浅尝辄止。这四点,是由于学生的不同心理和才智所引起的。教师懂得受教育者的不同心理特点,才能帮助学生克服缺点。教育的作用,就是使受教育者能发挥其优点并克服其缺点。)
(11)尊师重道
1.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译:教师严格才能重视他传授的道。在上的君王能尊师重道,百姓才能专心求学。)
2.当其为师,则弗臣也
(译:当是教师,不以臣子相待。)
(12)教会学生学习的教学观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译:会学习的人,能使教师费力不大而效果好,并能感激教师;不会学习的人,即使老师很勤苦而自己收效甚少,还要埋怨教师。)
(13)量力性原则
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译: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就要引导启发他们;告诉了他以后,仍不能理解,可以暂时放在一边不管了。)
(14)复述策略
学无当于五官,五官不得不治。
(译:学习和记忆如果不能动员五官参加活动,那就学不好,也记不住。)
(15)德智并重
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译:第一年考查学生断句分章等基本阅读能力的情况,第三年考查学生是否专心学习和亲近同学,第五年考查学生是否在广博的学习和亲近老师,第七年考查学生讨论学业是非和识别朋友的能力,这一阶段学习合格叫“小成”。第九年学生能举一反三,推论事理,并有坚强的信念,不违背老师的教诲,达到这一阶段的学习标准叫“大成”。)
历史试题
1.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
A.《学记》 B.《孟子》 C.《论语》 D.《中庸》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记》的历史地位。《学记》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本教育学专著,故选A。
2.《学记》中说:“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九年视知类通达”这句话体现的我国古代教育的特点是( )。
A.德智并重 B.官师合一 C.脑体分离 D.学在官府
【答案】A。解析:题干中这句话是指:第一年考查学生断句分章等基本阅读能力的情况,第三年考查学生是否专心学习和亲近同学,第五年考查学生是否在广博的学习和亲近老师,第七年考查学生讨论学业是非和识别朋友的能力,……第九年学生能举一反三,推论事理,并有坚强的信念,不违背老师的教诲。这句话一方面强调培养能力,即智育;另一方面,由强调坚强的信念以及尊师亲友,即德育故选A。
关注微信公众号xreduv了解最新考试资讯,加QQ群245394720定期发免费辅导资料。教师编制考试内容广泛,考生往往无从下手,抓不住重点。推荐报名教师编制考试笔试直播课程(点击购买,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进行系统学习。关于教师编制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