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课堂纪律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往往要经历一个发展过程。国外学者参照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的阶段理论,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纪律发展水平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阶段1:反抗行为阶段
4-5岁之前的儿童,多处于这一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他们的行为中经常表现出对抗性,拒绝遵循指示、要求,需要给予大量的注意;他们很少具有自己的规则,但是畏于斥责,可能遵循他人的要求。在学校教育阶段,也有一些学生处于这一水平。表现为当教师盯住他们时,他们会表现得中规中矩,但是稍微不注意,他们就会失去控制。
在这一阶段,对于维持纪律所能发挥作用的是儿童和权威人物之间的权利不平衡。当教师或父母向儿童展示出强力的控制时,儿童的不良行为可以很有效地得到约束;反之,他们就可能不断表现出不良行为。
阶段2:自我服务行为阶段
5-7岁的儿童,多处于这一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但是在课堂上比较容易管理,因为他们所关心的是行为后果“对我意味着什么”,是奖励还是惩罚。从道德发展来讲,他们处于奖励和惩罚阶段。这些学生作出某些行为,要么是因为他们想得到某些奖励,如糖果、休息时间等;要么是因为不喜欢违反纪律带来的后果。
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很少具有自我纪律感。他们可能在这节课上表现很好,而在另一节课上失去自我控制。与处于阶段1的儿童一样,为了避免出现纪律问题,教师需要对他们进行不断的监督。
阶段3:人际纪律阶段
大多数中学生处于这一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其行为取向是要建立一种相互的人际关系,他们作出的行为往往与“我怎样才能取悦你”联系在一起,他们这样做是因为你要求他这样做;他们关心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希望别人喜欢自己。
这一阶段的学生形成了一种纪律感,你让他们安静下来,他们就会安静下来;他们基本上不借助强力的纪律来约束自己,但是需要轻微的提示。
阶段4:自我约束阶段
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很少陷入什么麻烦,因为他们能够明辨是非,理解遵守纪律的意义,也能够做到自我约束。教师可以离开教室20一30分钟,回来后发现他们依然很安静地在学习。他们这样做,是因为他们知道这样做是对的,就应该这样做。尽管许多中学生能够达到这一水平,但是只有一部分能够稳定地保持在这一水平上。
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并不赞赏武断纪律。在课堂上,如果某些同学逼迫教师花很多时间处理纪律问题,会使他们感到厌烦。
上述纪律发展阶段理论对教师维持课堂纪律具有重要的参照价值:既然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出现纪律问题的原因不同,教师就应该采用不同的引导和干预措施;既然纪律水平是不断发展的,教师在看到学生的违纪行为时,也应该注意分析这种行为是否是“发展性”的,看到了学生的进步,你就可以引导帮助学生进入更高阶段的纪律水平。
【2018广东】
课堂纪律发展水平可分为四个阶段,处于( )阶段的班级,以建立融洽的同学关系为行为取向。
A.反抗行为 B.自我服务行为 C.人际纪律 D.自我约束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课堂纪律的发展。课堂纪律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往往要经历一个发展过程。国外学者参照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的阶段理论,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纪律发展水平划分为反抗行为阶段、自我服务行为阶段、人际纪律阶段、自我约束阶段。处于人际纪律阶段的学生,其行为取向是要建立一种相互的人际关系,他们作出的行为往往与“我怎样才能取悦你”联系在一起,他们这样做是因为你要求他这样做;他们关心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希望别人喜欢自己。故本题选C。
关注微信公众号xreduv了解最新考试资讯,加QQ群245394720定期发免费辅导资料。教师编制考试内容广泛,考生往往无从下手,抓不住重点。推荐报名教师编制考试笔试直播课程(点击购买,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进行系统学习。关于教师编制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