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泰勒是美国著名教育家、课程理论专家,被誉为“当代课程理论之父”。经过八年研究,1949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被誉为是“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是课程开发原理最完美、最简洁、最清楚的阐述。

1.四个阶段

泰勒认为,课程的编制包括四个阶段:首先,确定课程目标;其次,根据目标来选择课程内容;再次,根据目标来组织课程内容;最后,依据既定目标评价教学结果。泰勒原理的实质是以目标为中心的模式,因此又被称为“目标模式”。

2.四个基本问题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把课程理论归结为四个最基本的问题,即要从事课程编制活动的话,就必须回答这些问题:

(1)学校应努力达到哪些目标?

(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3)这些教育经验应如何有效地组织起来?

(4)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3.三方面因素

泰勒对如何研究这些问题提供了方法和程序,即如果要对教育目标做出明智的选择,必须考虑三方面的因素:(1)学科的逻辑;(2)学生的心理发展逻辑;(3)社会的要求。

4.目标模式的优点

(1)注重目标、效率和行为控制,强调通过控制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教师的教学过程来促进学生对于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是一种有条理的、系统的课程设计过程;

(2)把评价融入课程设计过程,提供了可用于修改课程计划的反馈方式;

(3)结构紧凑,逻辑脉络简洁清晰,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师生有据可依,课程设计容易实施,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4)把评价关注的焦点从学生身上转向整个课程方案,是一种突破。

5.目标模式的局限

(1)目标模式强调课程目标的预先计划,使其具有严密的逻辑体系和确定性,强调了教学过程的可控性、可预期性方面,却忽略了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

(2)忽略了在一定情况下点滴改进的必要性;

(3)降低了师生在教育过程中对各种现象进行处理和解释的自主性;

(4)课程目标都是以显性行为来界定。理解力、鉴赏力、人的情感、态度等一些能完满转化成可测量的和可清楚地被观察到的行为的目标就会丢失。

关注微信公众号xreduv了解最新考试资讯,加QQ群245394720定期发免费辅导资料。教师编制考试内容广泛,考生往往无从下手,抓不住重点。推荐报名教师编制考试笔试直播课程(点击购买,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进行系统学习。关于教师编制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