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在教师招聘及教师资格科目二的考试当中,四大主义学习理论是一个必考重点内容,特别是行为主义理论中各人物对应实验及基本规律极容易混淆。一方面考察较为简单的具体知识点,例如:桑代克的定律中最重要的一条定律为____;另一方面考察对各规律含义的区别理解,例如:条件刺激中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区别等。今天我们就来梳理一下有关行为主义几大人物观点及基本规律:

桑代克——试误说

桑代克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

1、实验:猫开笼取食

2、基本规律:

(1)准备律:在进入某种学习活动之前,学习者做好了与相应的学习活动相关的预备反应,学习者就能比较自如地掌握学习内容。带来的教育启示为: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其获得准备状态,不能搞突然袭击。

(2)练习律:对于学习者已形成的某种联结,在实践中正确地重复这种反应会有效的增强这种联结。带来的教育启示为:教师要对所有学生进行大量的重复练习和操作。

(3)效果律:效果律是最重要的学习定律。学习者在学习中所得到的各种正或负的反馈意见会加强或减弱学习者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某种联结。带来的教育启示为:教师对希望保留的行为给予奖励以维持联结,奖励不仅限于物质上的。

3、地位:此理论是西方最早、最系统的学习理论。

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1、实验:狗进食的摇铃实验(经典条件反射实验)

2、相关概念:

(1)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刺激

人和动物先天遗传的,不学而能的反射,也称为本能。引起无条件反射的刺激为无条件刺激。

(2)条件反射&条件刺激

人和动物后天获得的经过学习才会的反射。

凡是能够引起条件反射的物理性条件刺激叫做第一信号系统。如:望梅生津。

凡是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以语言为中介的条件刺激叫做第二信号系统。如:谈梅生津。

3、基本规律:

(1)获得与消退

条件反射的获得是指条件刺激反复与无条件刺激相匹配,使条件刺激获得信号意义的过程,即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

条件反射的消退是指在条件反射形成后,重复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射会变得越来越弱,并最终消失。

(2)刺激泛化与分化

泛化:与已建立的条件刺激相类似刺激也能诱发其做出条件反射。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分化: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对条件刺激和相类似刺激做出不同反应。如:古玩学家分辨真假赝品。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论

斯金纳认为学习实质是一种反映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

1、实验:迷箱实验

2、基本规律:

3、程序教学

原则:小步子原则、自定步调原则、积极反应原则、及时反馈原则。

这种个别化的学习方式,适合于那些能力高且个性独立的学生。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1、交互决定论

强调在社会学习过程中行为、认知和环境三者的交互作用。

2、观察学习

通过对他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一个人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者矫正原有的行为反应。

观察学习的过程:注意、保持、复制、动机。

3、强化的分类:

【试题再现】

1.班杜拉认为,人的学习最重要的形式是( )。

A.发现学习

B.合作学习

C.观察学习

D.有意义学习

【答案】C。解析:A选项,发现学习是布鲁纳倡导的,B项合作学习来自于建构主义,D项有意义学习代表人物为奥苏贝尔,班杜拉认为,人的学习最重要的形式是C。故选C。

2.当学生取得好成绩后,家长及老师进行表扬与激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

A.准备律 B.练习律 C.效果律 D.动机律

【答案】C。桑代克学习定律中,效果律强调学习者在学习中所得到的各种正或负的反馈意见会加强或减弱学习者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某种联结,给我们的教育启示为:教师对希望保留的行为给予奖励以维持联结,奖励不仅限于物质上的。故选C。

总结:

这一块在考试当中属于“学习基本理论”模块,具体来说,这一块知识的考查形式有两种:第一,直接以客观单选或多选的方式考察该知识点的记忆;第二,以单选的形式考察对单个知识点的理解。综上,大家需要用理解+记忆知识点的形式进行备考。

关注微信公众号xreduv了解最新考试资讯,加QQ群245394720定期发免费辅导资料。教师编制考试内容广泛,考生往往无从下手,抓不住重点。推荐报名教师编制考试笔试直播课程(点击购买,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进行系统学习。关于教师编制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