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1.奥苏贝尔VS罗杰斯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实质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内在的)的和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

罗杰斯有意义的自由学习:有意义学习关注学习内容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它不仅是理解记忆的学习,而且是学习者所作出的一种自主、自觉地学习,能够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自行选择学习材料,自己安排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情境。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是强调知识之间的联系,罗杰斯的有意义学习是强调知识和人建立联系。

2.桑代克V苛勒

苛勒认为,学习是个体利用本身的智慧与理解力对情境及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而不是动作的累积或盲目的尝试。

桑代克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刺激与反应(形成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试误)而形成的,是试误实现的。

题目:苛勒对黑猩猩的问题解决行为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从而提出了完形—顿悟说,与这个理论相对立的理论是( )。

A.操作性条件作用论 B.尝试—错误说

C.认知—结构学习论 D.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答案】B。解析:完形—顿悟说与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之间的明显对立在于顿悟

和试误。

3.斯金纳VS班杜拉

斯金纳的强化:行为—强化—行为增加或者减少

如:小明上课认真听讲—老师提出表扬—小明上课认真听讲行为增加

班杜拉的强化:行为—强化—获得信息,形成期望,引发动机(认知)—行为

如:同桌上课认真听讲—老师提出表扬—小明知道了认真听讲会被表扬—小明上课也认真听讲

题目:“杀一儆百,杀鸡给猴看”,体现了( ).

A.正强化 B.惩罚 C.直接强化 D.替代性强化

【答案】D。“杀一儆百,杀鸡给猴看”强调的是一种观察学习,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因此属于替代性强化。

关注微信公众号xreduv了解最新考试资讯,加QQ群245394720定期发免费辅导资料。教师编制考试内容广泛,考生往往无从下手,抓不住重点。推荐报名教师编制考试笔试直播课程(点击购买,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进行系统学习。关于教师编制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