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一、知识解析
皮亚杰在我们教师招聘考试过程中属于高频的考点,主要考察方式是客观题,例如题干表明某个孩子的一些表现,让你判断属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哪一个阶段。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一部分的知识点。
关于认知发展问题,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从而表现出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有它主要的行为模式。其中,每一个阶段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他提出了认知发展理论,并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
仅靠感觉和动作适应外部环境,应付外界事物。
认知特点:
1.通过探索感知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
2.低级的行为图式;
3.获得了客体的永恒性(9-12个月),即物体不在眼前时,孩子认为物体并没有消失还真正存在于世界之中。
(二)前运算阶段(2-7岁)
1.“万物有灵论”,又称为“泛灵论”。这个阶段的儿童认为世界万物都存在生命,例如会出现“小草弟弟”、“太阳公公”等称呼。
2.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皮亚杰的“三山实验”很好的论证了这一点儿,他认为儿童评价外部的标准都是以自我为主。例如儿童送礼物时会送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或者玩偶;玩捉迷藏时会挡住自己眼睛,认为他看到你,你就看不到他。
3.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刻板性;例如你问小明,你的哥哥是谁,他会回答是大明,但是反过来问大明的弟弟是谁,儿童这个阶段就会出现不清楚或者不知道的情况,思维是单方面的,不可逆转。
4.没有守恒概念;集中化,作出判断时只能运用一个标准或维度。量杯实验很好的验证了这一点,当着儿童的面,将杯子的水倒进不同容器里面,他会认为两者的水是不一样多的,另外在分辨杯子里面水的多少时,只能看到杯子高,或者杯子宽这一个维度,做不到多个维度进行分析。
(三)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1.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守恒性);
2.思维运算必须有具体的事物支持,可以进行简单抽象思维;
3.理解原则和规则,但只能刻板遵守规则,不敢改变;
4.思维具有可逆性。
(四)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
1.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方式来解决问题;
2.能够理解符号意义、隐喻和直喻,能作一定的概括;
3.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这个小点的三个特性可以出多选题。
二、备考指导
1.皮亚杰的四个阶段可以简单记为“感前具形”;感知运动阶段主要考点就是客体永恒性;各个阶段都发展完善是属于形式运算阶段;没有达到能量守恒是前运算阶段。
2.各个阶段的年龄可以作为我们做题的参考项,简单记为“爱奇艺”分别代表2、7、11岁。
【试题】
1.【单选题】一个儿童能够辨别自己的左右手,但是不能辨别他人的左右手,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这个儿童的认知发展处于( )。
A.前运算阶段 B.形式运算阶段 C.感知运动阶段 D.具体运算阶段
1.【答案】A。从题干中知道儿童只能辨别自己,不能辨别他人的左右手,可以得知孩子是以自己的认知为判断的,属于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是在我们的前运算阶段,因此答案为A。
2.【单选题】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前运算阶段指( )。
A.0-2岁 B.2-7岁 C.7-11岁 D.11岁以上
2.【答案】B。本题考察的是我们的识记,从前运算阶段就可以知道对应的年龄段是2-7岁,因此答案为B。
关注微信公众号xreduv了解最新考试资讯,加QQ群245394720定期发免费辅导资料。教师编制考试内容广泛,考生往往无从下手,抓不住重点。推荐报名教师编制考试笔试直播课程(点击购买,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进行系统学习。关于教师编制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