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4.对我国中小学生班主任的待遇与权利做出相关规定

《规定》指出:“学校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应充分发挥班主任的骨干作用,注重听取班主任意见。”“班主任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一半计入教师 基本工作量。各地要合理安排班主任的课时工作量,确保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津贴纳人绩效工资管理。在绩效工资分配中要向班主任倾斜。对于班 主任承担超课时工作量的,以超课时补贴发放班主任津贴。”

“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

5.对我国中小学班主任的培养与培训做出规定

《规定》指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制订班主任培养培训规划,有组织地开展班主任岗位培训。”“教师教育机构应承担班主任培训任务,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中应设立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培养方向。”

6.对我国中小学班主任的考核与奖惩做出规定

《规定》明确指出了中小学班主任的考核与奖惩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建立科学的班主任工作评价体系和奖惩制度。对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或在班主任岗位上 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定期予以表彰奖励。选拔学校管理干部应优先考虑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的优秀班主任。”“学校建立班主任工作档案,定期组织对班主任的考核 工作。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聘任、奖励和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对不能履行班主任职责的,应调离班主任岗位。”

(四)按照《规定》要求,做好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策略和方法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细致,需要付出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对学生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的工作,要求班主任教师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较高 的教育理论素养和专业知识水平,身心健康、富有人格魅力,善于做思想教育工作。中小学班主任要适应新时期教育工作中出现的变化,及时改进班主任工作,在学 校育人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目标导向

要把学校教育目标落实到班级日常管理工作过程中,切实把德育放在首位,注重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培养和形成,培养学生健全、独立的人格。引导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促使学生全面协调健康发展。

2.要注重公平,面向班集体的每一个学生

班主任要关心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根据每个学生特点精心设计相应的教育方案,引导、帮助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要特别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3.要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班主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不仅要关心他们的学习,更要关心他们的思想道德、身体、心理、人格等各方面的发展状况。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

4.要建立平等互信的师生关系

班主任要平等对待学生,建立和谐、朋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尊重学生,注重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方式,做学生人生路上的良师益友。

5.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

班主任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都有成才的强烈愿望,帮助每一个学生建立不断提高进步的目标;要善于发现和激励学生的每一点进步,让学生始终在成功的喜悦中提高自己、发展自己。

6.要建立完善班级管理制度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班级日常管理规范,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从小事、细微处着手,积极开展行为规范教育。加强学生自主管理,增进学生民主意识,培养学生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7.要积极进行班集体文化建设

指导班集体通过开展班会、团队会、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民族精神,形成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班风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8.要指导和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充分开发社区、学校和班级的各种教育资源,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有益于身心发展和道德养成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增强道德体验,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