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3)理论价值与实际作用:

①不同的归因可引发行为的不同表现;

②归因是主观的,可在合适的干预下被改变。

(4)评价:

①助于了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

②根据学习行为及结果来预测个体在某种环境下产生的学习行为

③助于根据学习行为和记过推断个体心理特征。

10.自我效能理论。

(1)提出者:班杜拉。

(2)观点:

①自我效能感:对自己是否能够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②强化:——行为结果因素。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③期待:结果期待、效能期待。

11.学习动机的培养:

(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

(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恶性循环向良性循环转变的关键:改变成败体验、改善学生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弥补基础的欠缺。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