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一、单项选择题
1.目前,中国消费者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消费群体,每年消费的奢侈品数量约占世界奢侈品购买总数的35%。国内一些人对洋品牌一见钟情,对国内品牌不屑一顾,认为外国的产品就是比中国的强。国外一些厂商利用中国消费者盲目崇洋“买贵不买贱”的心理大赚一笔。对此,我们应当( )。
①培育求实心理,坚持理性消费 ②克服求异心理,坚持勤俭节约
②克服攀比心理,坚持适度消费 ④坚持量入为出,逐步减少消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1.【答案】D。讲师解析:消费者不顾商品质量,只是“对洋品牌一见钟情,对国内品牌不屑一顾”,这说明我们应当培育求实心理,坚持理性消费,①正确;克服求异心理的说法错误,②不选;一些中国消费者盲目崇洋,“买贵不买贱”,这说明我们应当克服攀比心理,坚持适度消费,③正确;“逐步减少消费”的观点错误,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D。
2.2016年10月10日,国务院公布《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针对技能人才,《意见》明确,探索建立企业首席技师制度,鼓励企业采取持股分红等方式,试行年薪制和股权制、期权制,提高技能人才收入水平。探索建立企业首席技师制度( )。
①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②有利于激励劳动者努力提高劳动技能
③坚持了按劳分配在分配中的主体地位 ④是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直接决定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答案】A。讲师解析:建立企业首席技师制度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①正确;建立企业首席技术制度有利于激励劳动者努力提高劳动技能,②正确;采取持股分红的分配方式并不属于按劳分配,故不能说坚持了按劳分配在分配中的主体地位,③不选;按劳分配是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直接决定的,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按劳分配,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A。
3.2017年2月27日,韩国某企业不顾中方的坚决反对,做出了有损我国国家安全的决定,我国公众掀起了抵制该企业的浪潮。值得一提的是,与以往的抵制行为相比,“拒绝非法行为,理性爱国”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强调“理性”爱国,是因为( )。
①维护国家安全是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②宪法和法律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③公众的田家意识和公民意识不断增强
④公民有义务同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答案】C。讲师解析:①选项表述错误,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④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排除。题目中,我们强调“理性”爱国,是因为宪法和法律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公众的国家意识和公民意识不断增强。故②③选项入选。选C。
4.“鸿古余音——早期中国文明展”于2017年1月至3月在上海博物馆举行。与上博以往的展览模式相比,本次特展打破了既定的文物门类,以历史信息为线索,强调对早期中国文明这一核心主题的文化演绎,上博官方微信平台还推出了此次展览的“专家讲解”,由研究人员对各个展柜的内容进行专业导览。此次展览( )。
①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有机结合
②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③有利于保障人民大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④是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答案】B。讲师解析:②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题目中没有涉及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④选项表述错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主要有:商业贸易、人口迁徙以及教育。题目中,早期中国文明展打破了既定的文物门类,以历史信息为线索,强调对早期中国文明这一核心主题的文化演绎,上博官方微信平台还推出了此次展览的“专家讲解”等,可见。此次展览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有机结合,有利于保障人民大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故①③入选。选B。
5.2016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主题讲话中指出:继续前进,就要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这是因为( )。
①党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②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人民群众推动了社会历史向前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答案】D。讲师解析:①选项表述不是题目表述的原因。③选项表述错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题目中,继续前进,就要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这是因为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人民群众推动了社会历史向前发展。②④入选。选D。
二、材料分析题
6.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就业;同时,城市间的人口流动也不断加速。全国跨县(市、区)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达到1.7056亿。这部分常住人口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方面难以与当地户籍人口享受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工作和生活面临诸多问题。
全面推动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以居住证为载体,建立健全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是形势所趋!
2016年1月1日,“国家版”《居住证暂行条例》正式施行,我国彻底告别“暂住证”时代。为实施居住证制度,截至2016年10月11日,全国已有30个省区市出台了户籍制度改革方案。
《居住证暂行条例》规定,在全国建立居住证制度,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向常住人口全覆盖,要求各地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提高居住证持有人享有的公共服务水平;《居住证暂行条例》还明确了居住证持有人通过积分等方式落户的通道。居住证持有人可享六大基本公共服务和七项便利。其中,六大服务分别为:义务教育;基本公共就业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计划生育服务;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法律援助和其他法律服务;国家规定的其他基本公共服务。七项便利分别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出入境证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机动车登记;申领机动车驾驶证;报名参加职业资格考试,申请授予职业资格;办理生育服务登记和其他计划生育证明材料;国家规定的其他便利。
居住证持有人可以享受接近居住地户籍居民的福利和待遇。
阅读材料,探究以下问题;
(1)运用社会发展规律的知识,说明推行居住证制度的依据。
(2)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全面推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的积极意义。
(3)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写一篇关于全面推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的微点评。
6.【参考答案】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改革人口管理政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居住证政策的实施,必将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全面推行居住证制度,能促进城乡人口合理流动(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推进城镇化进程,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能扩大内需,推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等等。
(3)答题示例:全面推行居住证制度,梯度赋权,最终使居住证持有人享受居住地户籍居民的福利和待遇,这是政府履行管理与服务职能和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表现,是打造服务型政府的题中之意,也表明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各级政府要努力提高为经济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逐步提高居住证的含金量——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深化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早日实现同城同权。
关注微信公众号xreduv了解最新考试资讯,加QQ群245394720定期发免费辅导资料。教师编制考试内容广泛,考生往往无从下手,抓不住重点。推荐报名教师编制考试笔试网校高清课程(点击购买,随报随学,不限时间次数。免费试听)进行系统学习。关于教师编制考试相关最新资讯或备考点击进入备考专题。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