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一、单项选择题
1.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作是(   )
A.《学记》                  B.《论演说家的教育》
C.《民主主义与教育》        D.《教育过程》
2.教育活动的是(   )
A.教师                     B.课程
C.学生                     D.教材
3.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它是由下列(   )整合而成的。
①物质文化 ②制度文化 ③精神文化 ④社区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学记》说:“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它所提出的教学原则是(   )
A.预防原则、时间原则、谦逊原则、团结互助原则
B.预防原则、时间原则、循序原则、学习观摩原则
C.预防原则、及时原则、循序原则、学习观摩原则
D.预防原则、及时原则、谦逊原则、团结互助原则
5.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小学阶段以(   )为主,初中阶段设置(   )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   )为主。(   )
A.修课程;修与选修;选修课程
B.活动课程;活动与学科;学科课程
C.国家课程;国家与校本;校本课程
D.综合课程;分科与综合;分科课程
二、判断题
6.课程标准是教学的高标准。()
7.课程与课是同一个概念,课是课程的简称。()
8.“揠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中的个体差异性。(   )
9.“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   )
10.当班级同学之间开始熟悉,在频繁来往中结成伙伴,部分积极分子能协助班主任开展工作,这时的班级进入了凝聚期。()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略。
2.B【解析】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涉及教学过程中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的问题,它规定以什么样的教育内容来培养新一代,是学校教育的基础。
3.A【解析】略。
4.C【解析】略。
5.D【解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二、判断题
6.×【解析】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所有学生基本要达到的要求,而非高要求。
7.×【解析】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教育大辞典》对“课”的解释有四种:(1)一门学科或一类学科;(2)教材结构的基本单位;(3)课堂教学的简称或其时间单位;(4)中国古代学校的考试制度。因此,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
8.×【解析】题干的描述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
9.√【解析】略。
10.√【解析】略。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