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二十七 有关“伴性遗传的发现及遗传特点”

(1)萨顿假说运用了类比推理法;摩尔根的科学发现运用了假说—演绎法;摩尔根的发现又为萨顿的假说提供了科学证据。

(2)伴性遗传有其特殊性①雌雄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不同,有同型和异型两种。②有些基因只存在于X或Z染色体上,Y或W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从而像XbY或ZbW的单个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也能表现。③Y或W染色体非同源区段上携带的基因,在X或Z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只限于在相应性别的个体之间传递。④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联系。在写表现型和统计后代比例时,一定要与性别相联系。

(3)X、Y染色体的来源及传递规律①X1Y中X1只能由父亲传给女儿,Y则由父亲传给儿子;②X2X3中X2、X3任何一条都可来自母亲,也可来自父亲,向下一代传递时,任何一条既可传给女儿,又可传给儿子;③一对夫妇(X1Y×X2X3)生两个女儿,则女儿中来自父亲的都为X1,应是相同的,但来自母亲的既可能为X2,也可能为X3,不一定相同。鉴定某生物个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当被测个体是动物时,常采用测交法;当被测个体是植物时,测交法、自交法均可以,但自交法较简单。

 

二十八 有关“人类遗传病、家族病、先天性疾病”

(1)家族性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如传染病。

(2)大多数遗传病是先天性疾病,但有些遗传病可在个体生长发育到一定年龄才表现出来,所以,后天性疾病也可能是遗传病。

(3)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一定会患遗传病,如白化病基因携带者;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也可能患遗传病,如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