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批判性思维决定历史教学的质量。高中生已经具备了批判性意识,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至少提出两种培养途径,并结合案例加以阐述。
【参考答案】
教师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途径:
1、创设批判性思维情境。要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历史教师应注重其问题意识的培养。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学需要创设批判性思维情境,使所创设的情境与学生认知间产生冲突。要让学生从教材和教师讲授中发现问题,逐步形成质疑问难的习惯。例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I《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课,2004年版中有这样一句话:“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2007年版中则把这句话删除,这是为什么?中国历代君主调整相权就是为了防范宰相专权吗?教师以上述间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相关历史资料,使其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对历史事实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可有效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2、教师要让学生养成重视史料的好习惯,通过全面阅读史料,并从中发现问题来提高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对史料的仔细研读可以首先从教材开始,其次可以扩展到各种史书。教师指导学生翻阅教材,并根据教材中的内容去图书馆或者在网络上寻找相应的史料,并对照其中的内容,来对教材中的一些内容进行更加细致而深入的理解,多角度思考问题。例如,很多学生对秦始皇的功过等问题并不是很理解,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补充不同观点的史料,促进学生多维度思考,引导学生结合相关史实批判性地评价秦始皇。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