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法律意识,懂得利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能力目标】

学会运用具体维权方式,与侵害行为作斗争,提高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自我防范能力。

【知识目标】

熟记依法求助的方式,诉讼的定义、类型以及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遇到侵害,如何依法求助。

【难点】

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护合法权益。

三、教学过程

更多真题及资料请加负责老师微信66746005领取

环节一:课堂导入

分析资料,导入新课

呈现案例:

2019年3月,陕西西安奔驰女车主发现自己购买的奔驰车存在质量问题,多次与4S店进行沟通,但都未得到解决。4月初,维权无望的女车主情绪激动,坐在4S店轿车引擎盖哭诉与销售人员理论,被拍下后在网上热传。

奔驰女车主的做法正确吗?她应该如何正确维护自己的权益?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法律是我们维权的有力武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用法律保护自己。

通过讨论交流活动导入今天的新课《遇到侵害 依法求助》。

环节二:新课讲授

1.通过法律服务机构维护合法权益

活动一:合作探究

同桌之间合作探究,女车主应该如何维权?如果不清楚维权应该向谁求助或咨询?

教师总结:(1)女车主的合法权益被侵害,应该依靠法律维权。(2)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我们要了解一些能够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如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在遇到法律问题时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

2. 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

活动二:小组讨论

多媒体展示案例:

2018年底,在工地辛苦工作一年的老王和工友们等着老板发工资回乡过年,可是迟迟没有音讯,几次讨要也被也被挡在门外。他们既气愤又无奈,工友中的小李建议大家去公安机关报案,于是,他们到了当地派出所进行举报,请求帮助。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于是,他们委托了律师事务所的某律师代理他们所有的法律诉求。

讨论:农民工采取了什么方式维权?具体可以怎么做?

教师总结: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我们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3.诉讼手段

活动三:角色扮演

创设情境:

小张在比赛中获得一等奖,但未收到获奖通知。后来经过查证是复评人员李某把讲颁给了他自己的孩子,小张在寻求爸爸帮助后,一起去人民法院一纸诉状将李某告上法庭。法庭审判后,小张获得了应有的赔偿。

请学生分别扮演小张、李某、爸爸以及法官。请学生思考:小张通过什么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看完之后有何感想?

师生共同总结:诉讼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如果受到非法侵害后采取其他方式不能解决问题,或者认定只有通过诉讼途径才能维护合法权益,我们就要使用诉讼手段,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

环节三:巩固提高

多媒体展示材料:

民事诉讼:民事诉论是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民事案件和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

行政诉论:俗称“民告官”,是指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的参与下,依照司法诉讼程序解决行政争议案件的活动。

刑事诉讼:刑事诉论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查明犯罪事实、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的活动。

问题:结合材料和本节课所学,谈谈自己的想法?

学生自由发表感想,教师进行正确引导与记录。

最后师生明确:我们可以提出诉讼,但是根据我们诉求内容的不同还可分为以上三种,即行政诉讼、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身为新时代的公民要从小培养法律意识,在自身权益受到危害时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依法求助与维权。

环节四:小结作业

课堂小结:当遇到不法侵害时,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维护合法权益,也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和运用诉讼手段维权。

课后作业:请同学们课后在自己生活的社区等地向周围的家人、邻居宣传依法求助和维权的相关途径内容。

四、板书设计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