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11.课外校外教育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 )
 
A.延展
 
B.必要补充
 
C.深化
 
D.变革
 
答案:B
 
12.我国颁布实行的壬戌学制是在( )
 
A.1902年
 
B.1903年
 
C.1912年
 
D.1922年
 
答案:D
13.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堂教学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
 
A.师生共同参加的
 
B.学生自愿选择的
 
C.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
 
D.受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规范的
 
答案:C
 
二、填空题
 
1.在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问题上的两种片面理论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
 
2.教师是教育工作的_______、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_______。(组织者、主导作用)
 
3.根据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由单纯的应试教育向________转变的思想。(素质教育)
 
4.美育的实施途径主要有:通过________和课外文艺活动实施美育;通过大自然实施美育;通过社会日常生活实施美育。(各科教学)
 
5.课外校外教育的形式主要有 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___________。(个人活动)
 
三、简答题
 
1.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答案要点】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4)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2.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
 
【答案要点】
 
①教师应具有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统率各科教学。
 
②教师应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对本学科的历史、现状、未来等有精湛研究、独特的见解、深厚的功底。
 
③教师应具备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因为各学科知识并非孤立的。
 
④教师应具备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方法的知识。
3.简述我国学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答案要点】
 
(1)教育结构必须适应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以利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3)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4)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四、论述题
 
1.为什么说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答案要点】
 
(1)德育过程的长期性是由人类认识规律决定的。构成思想品德的因素比较复杂,知、情、意、行各因素本身和各因素之间要通过不断斗争,才能得到发展和统一。
 
(2)青少年正处于成长时期,可塑性比较强,思想不成熟,其发展也具有双向性,某一阶段出现某些倒退是正常的,这使得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的持续的过程。
 
(3)德育过程中,学生除了接受学校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正规教育影响外,还受到来自社会的、家庭的多种影响,这些影响中难免会有负向的,因而一个人思想品德提高过程中出现反复是正常的。
 
(4)当前意识形态领域中斗争的复杂性,也使得对学生社会主义品德的培养是长期的、反复的过程。
 
(5)据此规律,教育者必须树立“抓反复,反复抓”的德育思想。

网校课程:想快速通关,怎样让备考万无一失?欣瑞网校教师编制培训名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协议保过班不过全退!赶紧报名吧!点击免费试听>>
学习交流平台:微信 | 手机APP | 微博 | 教师编制考试交流群:273373270 | 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群:99528015   教师编制考试笔试课程 | 教师编制考试面试课程  点击咨询: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