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20.在情境教学中,教学环境是一种人为设计的问题情境,它与现实问题情境( )
A.有所不同
B.相类似
C.有一定联系
D.没有必然联系
答案:B
二、填空题
21._________是指在权威的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答案:服从
22._________是一种与客观威胁不相适合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神经症。
答案:焦虑症
23.如果教学目标侧重知识或结果,则宜于选择接受学习,与之相应的教学策略是_________。
答案:讲授教学
24.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解法、演示法、_________、练习法、指导法、讨论法、实验法、参观法、实习作业等。
答案:谈话法
25.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_________一致。
答案:榜样
26.________是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
答案:抑郁症
27.上课开始时,教师明确告诉学生学习目标,将有助于引导学生的集中注意课中的重要信息,对所教内容产生_________。
答案:预期
28.教师的教学策略可以分为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以_________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和个别化教学等。
答案:学生
29.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_________心理状态与过程。
答案:持续的
30.人格障碍是长期固定的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由一些不成熟的、_________压力应对或问题解决方式所构成。
答案:不适当的
31.对所学知识材料的记忆,包括具体事实、_________、过程、概念和原理的回忆。
答案:方法
32.布卢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情感和_________。
答案:动作技能
33.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心理评估,指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_________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
答案:行为表现
34.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_________获得的学习结果。
答案:教学活动
35.知识领会过程中的转换,即指用自己的话或用不同于原先表达方式的方法表达自己的_________。
答案:思想
36.行为目标的陈述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具体目标、_________和行为标准。
答案:产生条件
37.习惯上,人们用心理困扰、心理障碍和_________分别指称严重程度由低到高的几类心理健康问题。
答案:心理疾病
38.教学目标是评价教学结果的最客观和可靠的标准,_________的测量必须针对教学目标。
答案:教学结果
39.教师的教学策略包括教学事项的顺序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环境的设置以及_________等。
答案:师生相互作用的设计
40.行为目标是指用可观察和_________的行为陈述的教学目标。
答案:可测量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