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6.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这一教学原则是(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答案:A。欣瑞专家解析:题干是直观性原则的定义。
7.数学老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要审清题意,必要时画示意图。这样做的目的是( )
A.牢记题目内容
B.很好地完成对心理问题的表征
C.有效地监控审题过程
D.熟练地使用计算技能
答案:B。欣瑞专家解析:审题和画示意图属于问题表征的过程。
8.下列关于义务教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B.国家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杂费
C.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八周岁
D.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的管理体制
答案:C。欣瑞专家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送其入学。
9.这次解决问题后,下次遇见同样的问题还会采用相同的思维属于( )
A.定势
B.功能固着
C.求同思维
D.启发
答案:A。欣瑞专家解析: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在定势的影响下,人们会以某种习惯的方式对刺激情境作出反应。
10.“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以《宪法修正案》的形式写进宪法的时间是( )
A.1988年
B.1993年
C.1995年
D.1999年
答案:D。欣瑞专家解析:1999年3月15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了《宪法》第五条。

网校课程:想快速通关,怎样让备考万无一失?欣瑞网校教师编制培训名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协议保过班不过全退!赶紧报名吧!点击免费试听>>
学习交流平台:微信 | 手机APP | 微博 | 教师编制考试交流群:273373270 | 教师资格证考试交流群:99528015   教师编制考试笔试课程 | 教师编制考试面试课程  点击咨询: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