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五、分析课文
(一)课文结构
1.荔枝的形态和果实。(1-10)
① 引述白居易《荔枝图序》引出说明对象(1)
② 荔枝的外部形态 (2-5)
A 荔枝外壳构造(2)
B 荔枝外壳的颜色(3)
C 荔枝的形状(4)
D 荔枝的大小及重量(5)
③ 荔枝的果实(6-10)
A 荔枝的壳膜(6)
B 荔枝的果肉(7)
C 荔枝的贮运(8)
D 荔枝的果核(9)
E荔枝的花(10)
2.荔枝的生产情况(11-14)
A 荔枝的产地分布(11)
B 有关荔枝的专著(12)
C 荔枝的移植(13)
D 大力发展荔枝生产的建议 (14)
归纳:
外壳
形态 颜色
形态
荔枝的生态 大小
膜
肉
南州六月荔枝丹 果实 (贮运)
核
花
产地
荔枝的生产 品种
移植
发展
说明顺序:
(说明顺序有:A时间顺序:有先到后;B空间顺序:由表及里,由外及内;C逻辑顺序:由主要到次要)
(《高一语文优化设计》)
本文按照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的说明顺序合理地安排了文章的结构。请按题意填空。
1.课文第2至9自然段按( )的说明顺序写荔枝的果实,其中,第2至4自然段写荔枝果实的( ),第6至9自然段写荔枝果实的( )。
2.第10自然段写荔枝的( ),课文将这一内容安排在介绍果实之后,根据的是( )的说明顺序。
3.课文先写荔枝的( ),再写荔枝( ),也是按( )顺序进行说明的。这样安排符合我们对荔枝这种水果认识了解的一般顺序。
答案:1. 由表及里,由外到内 外部形态 内部构造
2.花 由主到次
3.生态结构 生产情况 由主到次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