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二、简答题.
1.【参考答案】
教育的属性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对教育的属性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
(1)教育是把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这表明教育是人类所独有的社会现象。动物哺育下一代,但动物一直以生物实体的形式存在。
(2)教育培养人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进行的。这是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本质区别,其他社会现象也对人的发展有影响,如社会生产对人的发展影响也很大,但不是自觉地、有目的地影响人的发展。
(3)在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教育内容(反映和体现着社会要求)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运动。
此外,教育还具有永恒性、历史性、继承性、长期性、生产性、民族性以及相对独立性等社会属性。
2.【参考答案】
(1)教育者。教育者是从事学校教育活动的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加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其中教师是学校教育者的主体,是直接的教育者。
(2)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接受教育的人,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是教育实践的对象。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3)教育影响。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其联系的总和。它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3.【参考答案】
(1)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2)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3)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4.【参考答案】
(1)教育终身化。
(2)教育全民化(社会化)。
(3)教育生产化。
(4)教育民主化。
(5)教育国际化。
(6)教育现代化。
(7)教育多元化。
5.【参考答案】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内容的取舍;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体制。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促进作用。教育实现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教育为政治培养专门的人才;教育对当前的政治变化和发展产生影响;教育可以加速民主进程。
6.【参考答案】
(1)教育的发展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生产力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水平制约人才规格和教育结构;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
(2)教育的发展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7.【参考答案】
(1)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科学技术影响教育技术。
(2)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再生产;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教育促进科研技术成果的开发利用。
8.【参考答案】
(1)遗传(遗传素质)。遗传是指从上一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形态、器官、神经系统的特征等。这些遗传素质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
(2)环境。广义的环境是指包括教育在内的人们生活的全部环境。狭义的环境是指除学校教育以外的社会环境。
(3)教育(学校教育)。教育是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种特定的环境。它对儿童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
(4)个体主观能动性。个体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和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积极作用,包括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统一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
9.【参考答案】
(1)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
(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3)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
(4)人的身心发展具有稳定性。
(5)人的身心发展具有可变性。
(6)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
(7)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10.【参考答案】
(1)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
(2)教育目的的激励作用。
(3)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