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 简答题(共2道题,每题15分,共30分)
11简述幼儿思维方式发展变化的趋势。
参考解析:
【答案要点】
(1)直观行动思维,幼儿的思维是在直接感知中进行的;思维是在实际行动中进行的:典型的方式是尝试错误,主观上无预定目的和行动计划。
(2)具体形象思维,依靠表象,即事物在头脑中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是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是在直观行动性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3)抽象逻辑思维,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规律性联系的思维,是通过概括、判断和推理进行的,是高级思维方式,在学前教育阶段,幼儿只是处在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阶段。
 
12简述幼儿园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参考解析:
【答案要点】
(1)幼儿园课程的性质
①基础性。从教育体制的角度看,幼儿园教育是学制的最初环节。从人的发展的角度看,幼儿园课程的对象是3~6岁的幼儿,幼儿正处在人生发展的起始阶段,这一阶段幼儿所获得的学习经验会影响到今后乃至一生的发展。
②非义务性。幼儿园课程虽然是基础性课程,但是并非所有的适龄儿童都得学习和完成,故不具有强制性和普遍性。
③启蒙性。幼儿园课程担负着开启幼儿智慧和心灵的启蒙任务。
(2)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①幼儿园的课程融合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
②游戏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基本形式。
③幼儿园课程的组织以幼儿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 论述题(共1道题。每题20分。共20分)
13试分析学前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危害及原因,并突出改革建议。
参考解析:
【答案要点】
(1)学前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危害;
①影响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
②制约幼儿智力的发展;
③压制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
④不利于幼儿入学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2)学前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
①迎合了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
②师资力量薄弱;
③办学条件差。
(3)学前教育区别与学校教育,要杜绝学前班“小学化”倾向,改革建议如下:
①确立学前教育的独立地位与性质,牢固树立学前教育不是小学预备教育的理念,将幼小衔接的任务交回小学来完成。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奠基阶段,其教育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教学评价、师资队伍、管理制度等都有其独立的要求和标准。学前教育不是小学的附属教育. 不是小学的预备教育。那种“为了让孩子能够获得上小学的基本能力而进行幼儿园教育的理论和说法”都是错误的。如何引导刚入学的孩子学会适应小学的生活、学 习,本来就是小学的责任。而不是幼儿园的责任。我们的幼儿教育专家们却偏偏本末倒置地提出一个“幼小衔接”的理论和政策,用国家文件予以规定,要求幼儿园 把小学的这一责任担负起来,这种本末倒置的理论和政策,必然导致“小学化”的后果。因此.要解决“小学化”问题,就必须正本清源,从理论和政策上科学区别 幼儿园与小学的地位、性质、任务、目标、内容、教学方法等,牢固确立幼儿园教育的独立地位和性质,牢固确立学前教育不是小学预备教育的办学理念,把“幼小 衔接”的理论和政策驱除于学前教育,物归原主,交还给小学。
②加强幼儿园教材管理。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各地文化、基础差异很大,幼儿园教师和园长缺乏基本专业教育,急需要加强国家层面的业务指导和监督。实践证明,学前教育作为国民教 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阶段,应该有教师使用的参考用书。在这方面,不能照搬外国的做法。一些发达国家对中小学并不编制统一教材,而是由学校自己编写 或选择,不少国家至今仍采用这一办法。而我国,坚持从本国实际出发,国家统一管理国家课程及其教材,保证了全国教育的基本水准。因此,建议国家教育部制定 《幼儿园国家课程标准》,并对幼儿园教师用教材试行国家审定制度。
③加大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对“小学化”的治理力度。
教育部门对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教育部门的态度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对幼儿园评价的取向。要从根本上解决“小学化”问题. 各级教育部门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幼儿园指导、监督、管理的力度。建议教育部加强调研,发布文件和规定,明确责任,提出要求,制定措施,在全国范围内加大治理 力度,规范幼儿园办学行为。强化幼儿园评估年审机制和督导监督,在幼儿园年度评估审验时,调整对幼儿园的考核评价标准,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严重的幼儿园 实施诫勉或警告,限期要求整改,对整改达不到要求的,应取消其办园资格。要通过明查暗访、定期座谈、接受投诉等方式,强化对幼儿园的监督、检查。各级教育 部门要经常对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予以业务指导,端正幼儿园办园方向,确保幼儿健康成长。
(9加强幼儿园园长和幼儿教师业务素质培训。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根源,归根到底还是教育思想不端正、园长教师素质低。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的直接实施者,端正幼儿园园长和幼儿教师的教育思想.提高他 们的业务素质和能力对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国家和地方应加大对幼儿园园长和幼儿教师培训的经费投入,转变思想,提高素质,使全体园 长和幼儿教师的教育思想彻底扭转过来,使其素质更加适应幼儿园素质教育的需要。
 
  • 材料分析题(共2道题,每题20分,共40分)
14有的幼儿园在创设物质环境过程中,购买大量高价的成品玩具,追求高档,教师花费大量 心血精心布置五彩缤纷的墙饰,甚至还买来一些名画进行装饰,环境的布置非常明显地体现了幼儿园中教师的特长和喜好。面对这些高档的材料,教师时刻提醒幼儿 注意爱护,甚至很多时候不让幼儿操作这些材料,只是有人来参观时,才拿出来让幼儿操作。这种高档的环境一旦布置好之后,整个学期,甚至整个学年基本不会变 动。此外,有的幼儿园小、中、大班环境布置得非常雷同,当人置身其中时,如果不看班级标识牌,根本无法判断是小班、中班,还是大班。
结合有关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基本原则方面的知识,分析以上现象主要违背了哪些原则。
并说明理由。
参考解析:
【答案要点】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是教师在创设幼儿园环境时应遵循的基本要求。这些原则贯穿于环境创设的各项工作之中,对环境创设的每一步都具有指导作用。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只有认真贯彻这些原则,才能更好地发挥环境的教育价值。
题干案例的做法,违背了经济性原则、幼儿参与性原则和发展适宜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是指创设幼儿园环境应考虑不同的地区、不同园所的实际情况,做到因地制宜、勤俭办园。贯彻经济性原则具体要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幼儿园在创设 物质环境过程中,购买大量高价的成品玩具,追求高档,教师花费大量心血精心布置五彩缤纷的墙饰,甚至还买来一些名画进行装饰……”明显违背了这一原则。
幼儿参与性原则是指环境的创设过程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合作、共同参与的过程。环境的创设过程应该是一个积极的教育过程。环境创设本身的教育意义主要体现在: 培养幼儿的主体精神,发展幼儿的主体意识;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幼儿参与环境的创设,能切实地体验到自己做的事对集体的影响,从而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面 对这些高档的材料,教师时刻提醒幼儿注意爱护,甚至很多时候不让幼儿操作这些材料,只是有人来参观时,才拿出来让幼儿操作。”这就违背了幼儿参与性原则。
发展适宜性原则是指幼儿园环境创设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从一般年龄特征来看,小班、中班、大班幼儿 在身心发展特点上的差异性是非常明显的,其身心发展所需要的环境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要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特征为其提供适宜的发展环境。“这种高档的环 境一旦布置好之后,整个学期,甚至整个学年基本不会变动。此外,有的幼儿园小、中、大班环境布置得非常雷同,当人置身其中时,如果不看班级标识牌,根本无 法判断是小班、中班,还是大班。”就违背了这一原则。
 
15目前,我国由于升大学竞争和就业竞争的现实性矛盾,学校教育陷入应试教育的模式中,而这种竞争也影响到学前教育阶段,如社会上风行的“零岁方案”“神童方案”。一些家长和
幼教机构难以摆脱这种短视的教育做法,表现为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重智力培养轻人格因素培养等错误倾向。一些幼儿园迫于家长压力或经济利益的驱动,办起了各式各样的兴趣班、特长班。
请你从如何正确理解我国学前教育目标这一角度分析以上现象。
参考解析:
【答案要点】
(1)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这一目标是确定幼儿园教育任务、评估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根本依据,国家通过这一目标对全国幼儿园教育进行领导和调控。
(2)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并结合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特点提出来的。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幼儿,它体现了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 神,并兼顾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特点。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提法又与学校教育目标有不同,如把“体”放到了第一位,这是因为,在幼儿阶段,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能 的健全发展较以后各年龄阶段更为重要。
(3)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培养人,所以教育目标是否合理,除了符合社会要求之外,还要看是否符合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成年人画 一个菱形图案是件轻而易举的事,然而对于幼儿来说,却是很困难的,即使3岁孩子照葫芦画瓢,要临摹一张菱形图样也是很困难的。这就是说,幼儿的发展是有一 定年龄特征和规律的,是一个按照一定顺序、不断地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教育目标如果不符合幼儿发展的规律,不符合幼儿个体的发展需要和可能性,就不可 能变成现实。因此,教育目标的制定必须适应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4)一味地追求某个方面发展,忽视幼儿的全面发展,可能严重损伤儿童生长发育的自然进程,损伤儿童潜能发育,造成儿童期、青少年期乃至成人期体力、心智、能力、性格和气质发展迟缓、压抑和伤害。
 
  • 活动设计题(共1道题。每题30分,共30分)
故事《猜猜我有多爱你》中两只小兔子朴素而真诚的话语令人感动。它们用形象的动作、 通俗的语言诠释了相互之间的爱,其中蕴含的爱的含义触动和震撼了很多人的心灵。请以《猜猜我有多爱你》为主题,设计一个语言教育活动,使幼儿感受小兔子与 妈妈之间真挚深切的感情并学会对身边人表达自己的关爱之情。
 
附:猜猜我有多爱你
小兔子该上床睡觉了,可是他紧紧地抓住大兔子的长耳朵不放,他要大兔子好好听他说。
“猜猜我有多爱你”他说。大兔子说:“哦,这我可猜不出来。”“这么多”小兔子说,他把手臂张开,开的不能再开。大兔子的手臂要长得多,“我爱你有这么多。”他说。嗯,这真是很多,小兔子想。
“我的手举得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小兔子说。“我的手举得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大兔子
说。这可真高,小兔子想,我要是有那么长的手臂就好了。
小兔子又有了一个好主意,他倒立起来,把脚撑在树干上。“我爱你一直到我的脚趾头”他
说。大兔子把小兔子抱起来,甩过自己的头顶,“我爱你一直到你的脚指头。”
“我跳得多高就有多爱你!”小兔子笑着跳上跳下。“我跳得多高就有多爱你”大兔子也笑着跳起来,他跳得这么高,耳朵都碰到树枝了。这真是跳的太棒了,小兔子想,我要是能跳这么高就好了。
“我爱你,像这条小路伸到小河那么远”小兔子喊起来。“我爱你,远到跨过小河,再翻过山丘”大兔子说。这可真远,小兔子想。
他太困了,想不出更多的东西来了。他望着灌木丛那边的夜空,没有什么比黑沉沉的天空
更远了。“我爱你一直到月亮那里” 说完,小兔子就闭上了眼睛。“哦,这真是很远,”大兔子说,“非常非常地远。”大兔子把小兔子放到用叶子铺成的床上。他低下头来,亲了亲小兔子,对他说晚 安。然后他躺在小兔子的身边,微笑着轻声地说:“我爱你一直到月亮那里,再从月亮上回到这里来。
参考解析:
【参考设计】
语言教育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中班)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感知可爱的小兔子和妈妈之间真挚深切的母子深情。
2.通过妈妈和小朋友面对面的表演和对话交流,体验母子和母女之情。
3.在集体面前大胆地讲述自己对妈妈的爱,表达自己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绘本PPT
2.图片:星星、太阳、房子、围巾、西湖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认识书名。这本书叫什么名字?这本书里的爱字在哪里?其他的字可以不认识,可是这个爱字你一定要认识。
(二)阅读图书(PPT)
1.这个故事讲的是谁和谁的爱的故事?
2.我们一起听一听这个爱的故事。
晚上,小兔子该上床睡觉了,可是他拉着妈妈的耳朵不放,要他听自己说话,他对妈妈说,妈妈:“猜猜我有多爱你?”妈妈说:“这我可猜不出来。”小兔子把手 张开,张到无法再张开说:“妈妈,我爱你有这么多。”妈妈一看,也把手张开,张到无法再张开说,我爱你有这么多,小兔子一看,哦,真多啊!
提问:小兔子用了一个什么动作说明对妈妈的爱呀?用了一个张开的动作,嘴里说,我爱你有这么多!谁来和妈妈比比谁的爱多。小兔子为什么要把手张开?(因为她爱妈妈)
小兔子说,我爱你一直到我的手指头,妈妈说,我爱你一直到我的手指头,小兔予一看阿,真高啊!小兔又在原地拼命地跳说,我跳得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妈妈说,我跳得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
提问:小兔子又用了什么方法来说明自己对妈妈的爱的?
跳的方法:边跳边说:我跳得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
举手指头的方法:说:我爱你一直到我的手指头。
小兔子说着说着来到了哪里?他们看到了什么?花、山、树、小河、竹子……
小兔子看到那么多的东西又说出了对妈妈的爱:妈妈,竹子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
你能把看到的东西比成对妈妈的爱吗?小草有多多,我就有多爱你?天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花有多漂亮我就有多爱你?
(三)谈话活动
教师出示图片:星星、太阳、房子、围巾、西湖。
你能用什么来说说看对妈妈的爱!
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
(四)结束活动。
说着说着,小兔子累了,看着月亮说,妈妈,我爱你从这里到月亮那里,说着,睡着了。妈妈说,傻孩子,妈妈爱你从这里到月亮那里,又从月亮那里回到这里。
这里的爱多吗?请把你的爱告诉你爱的人,你最爱谁呢?
延伸活动:要求小朋友们回到家里向爸爸妈妈和其他自己爱的人表达自己的爱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