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二)结课的要求
1.科学准确性
结课要以科学为指导,向学生传授科学的知识和技能,并结合教材自然地进行思想教育,不可信口开河。
2.重点明确性
结课应从教材内容出发,紧扣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采用恰当的方法,或从重点难点处点拨,或从智力开发、思想教育方面予以引导,针对性强,不可面面俱到、不分主次。
3.富有启发性
结课应重点突出,切中要害,画龙点睛恰到好处,语言精炼干净利落。要给学生以启发,要“点而不透,含而不露,意味无穷”。这样才能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起思维火花,有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才能收效良好,意味隽永。
4.语言趣味性
在设计结课时,应重视在“趣”字上下功夫,尽可能设计得生动活泼,有趣味,使学生乐学。切忌从头到尾简单重复。
5.恰当紧凑
学生实践活动及内容要安排合理恰当,要求明确,作业数量恰当。结课环节的安排要紧凑,不要拖堂。
6.结构完整性
结课是教师在一堂课的最后二三两分钟里对本课教学内容的阶段性总结。要避免“虎头蛇尾”,不要时间宽松,则重复哕嗦,信口开河。时间紧了,则三言两语,草草收兵。结课要做到与导课遥相呼应,要注意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和艺术性。
7.方法多样性
结课有法,但无定法。它要求教师匠心独运,既要知常又要晓变。因此,在设计结课时,一定要考虑到教学内容的不同、知识的难易、学生的特点等各方面情况,形式要新颖,多种多样,不拘一格。结课时,各种方法可以综合利用。总之,结课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课堂结课也是艺术,应有“画龙点睛”之效,不可忽视
三、结课的过程及方法
(一)结课的过程
在结束一节课或一个课题时,主要包括简单回忆,提示要点,检验结果,巩固应用,拓展延伸五个环节。具体的含义如下∶
1.简单回忆。对整个教学内容进行简单回顾,整理认识的思路。
2.提示要点。指出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必要时可做进一步的说明,进行巩固和强化。
3.检验结果。提出问题或采用其他形式检验学习结果。
4.巩固应用。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中去,在应用中解决新的问题,巩固知识,并进一步激发思维。
5.拓展延伸。有时为了拓展学生的思路,开阔学生的视野,或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系统,需要在结课时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扩展延伸。
(二)结课的方法
教学结课的形式与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科目、不同教学内容和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情况或课堂临时出现的情况灵活选用、努力创新,不要拘泥于形式、死板单调。
1.自然结尾法
正所谓“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教师所讲一堂课的最后一个问题的最后一句话落地,下课的铃声正好响起,这便是自然式结课。这种结课方式要求教师精于设计课堂教学的内容和结构,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的进程和时间,才能有效地达到预期的结果。
2.悬念留疑法
叶圣陶说∶“结尾是文章完了的地方,但结尾最忌的却是真个完了。”悬念式结课,即结课时留下疑问,诱发学生的求知欲,造成“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悬念效应。好的悬念设置能诱发学生的求知兴趣,能激发学生思维想象的浪花,能使学生产生急于知道下文的迫切心理。为此,教师要认真研究、仔细分析,设计好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造成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一位老师对《少年闰土》结课设计如下∶
“同学们,‘我’和少年闰土结下了深厚情谊,离别时难舍难分。那么,三十年后他们又见面了,会怎么样?(学生循着课文思路,纷纷自圆其说)大家说了很多,可惜都没说对。(学生困惑)三十年后,真实的情况是,闰土一见‘我”便喊了一声‘老爷’。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课后阅读鲁迅的小说《故乡》就会明白了。”网开一面,欲擒故纵,既强化了教学重点,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推荐:
教师招聘考试辅导内部资料、内部测试题
教师招聘保过班,十余年年教学培训经验,带你一起冲刺考点!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