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四)经济性原则

媒体的选择要遵循低成本、高效能的原则。媒体选择的基本思想是尽可能选择低代价、高功能的教学媒体,可用如下公式表示媒体选择的几率(P)=(媒体产生的功效)V/(需要付出的代价)C

(五)互补性原则

媒体的选择要注重组合效应,实现多种教学手段协调互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现代教育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有机结合。在一堂课中,语言表述是基础,板书、板画是纲要,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讲解、板书和直观教具的运用是不可缺少的,现代教学媒体与之结合才能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例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教师边朗读边放哀乐,悲凉低沉的哀乐和朗读声糅合在一起,激发着学生的情感。同时在课文结束前,教师请全体学生起立,面对周总理遗像默哀,同时播放哀乐。这样,使学生对周总理充满了无限的敬仰与怀念之情,事半功倍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第二,实现不同媒体间的扬长避短,互为补充。例如,电视录像在表现活动的画面有独特的优势,但它呈显的时间太短,一闪而过,学生的认知过程难以展开,但如果将它与投影教学相结合,则既能表现活动的画面,又能表现静止放大的图像,教学效果必然会好。

(六)灵活性原则

灵活对待教学媒体,创造性地使用教学媒体。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与新教材配套的教学媒体不断增多,在提供的现成教学媒体不合适或不是最佳教学媒体的情况下,教师完全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重新选择或设计教学媒体。如在上生物“解剖和观察桃花”实验,按照正常的教学计划,这个实验要在初冬时做,这时没有新鲜的桃花,教师完全可以选择本地的应季鲜花,比如一些地区可以选用扁豆(眉豆)花。

推荐:
教师招聘考试辅导内部资料、内部测试题
教师招聘保过班,十余年年教学培训经验,带你一起冲刺考点!  线上报名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