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19、下列溶液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
A、在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醋酸,所得酸性溶液中
c(Na+)>c(CH3CO0-)>c(H+)>c(OH-)
B、pH=3的HX酸与pH=11的NaOH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a+)+c(H+)=c(X-)+c(OH-)
C、0.1mol·L-1Na2S溶液中存在:c(OH-)=c(H+)+c(HS-)+2c(H2S)
D、0.1mol·L-1的Na2CO3溶液中:
c(Na+)>c(CO32-)>c(OH-)>c (HCO3-)>c(H+)
[答案]A。解析:在醋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醋酸,所得酸性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CH3CO0-)>c(Na+)>c(H+)>c(OH-),A项错误; pH=3的HX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根据电荷守恒可得: c(Na+)+c(H+)=c(X-)+c(OH-),B项正确;根据0.1mol/L的Na2S溶液中的物料守恒可得: c(Na+)=2c(S2-)+2c(HS-)+2c(H2S),由电荷守恒可得:
c(Na+)+c(H+)=2c(S2-)+c(HS-)+c(OH-),联立两式可知,c(OH-)=c(H+)+ c(HS-)+2c(H2S),C项正确;Na2CO3溶液中水解平衡为:
CO32-+H20⇌HCO3-+OH- ,H20+HCO3-⇌H2CO3+OH-,所以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关系为c(Na+)>c(CO32-)>c(OH-)>c(HCO3-)>c(H+),D项正确。
20、作为课堂教学的“科学探究”,其主要环节有( ) 。
A、选题、论证、假设、计划、实施
B、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C、观察、实验、测定、数据处理、科学抽象、理想模型、假说、验证、得出结论
D、调查、分析、假设、设计方案、实施、收集并处理数据、验证方案、得出结论
[答案]B。解析:科学探究过程的要素主要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八个方面。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