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高中生物教材中,无论是细胞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染色体( DNA)的行为变化规律历来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究其原因是染色体及染色体上DNA的变化属于微观的变化,学生不易理解。针对这个问题,某生物课题组团结合作、精心设计了能使学生直观地观察动物睾丸细胞染色体变化的教具,如图9所示:
问题:
(1)请简述该教具的制作步骤。(10分)
(2)请简述该教具在演示“减数分裂”时的使用方法。(10分)
【答案】
(1)①用装修用的龙骨条制成长61cm,宽41cm的框架。
②将烟盒包装彩色纸修剪成各时期染色体的形态。
③用双面胶安放直径为3.1cm玩具磁铁块与染色体。
④在框架上标注细胞增殖方式和时期。
⑤用彩色白板笔在白色磁板上画上中心体和纺锤丝(中期、后期),让学生练习安放适宜的染色体于恰当位置。
(2)说明染色体模型的含义(两种颜色分别代表来自父方、母方,大小相同而颜色不同表示对同源染色体)。开始让对应大小、形态、颜色相同的两个染色体模型完整重叠吸附于黑板上。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经过染色体复制后,将重叠的两结构交叉打开,表示复制完成后每条染色体含两染色单体。之后教师或学生可通
过染色体移动模拟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及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过程,亦可采用相应颜色彩纸粘贴染色单体模拟交叉互换。减数第二次分裂通过染色单体的移开模拟着丝点的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纺锤丝牵引两条子染色体发生分离,清晰地表示两组染色体大小、形态、颜色都对应相同。最终形成的四个子细胞内染色体组成直观、清晰。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