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新颁布的基础音乐教育的教学大纲,确立了新世纪新的音乐教育观,它不再以单纯传授音乐知识、音乐技能为主要目的,代之以情感教育、审美教育为核心, 在音乐创作、表演、欣赏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学会与人合作与共处,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享受成功,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与 专业音乐教育相区别。

这些新理念对音乐教学的方式方法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发现式、情景学习式、合作学习式、角色扮演式、探索情感和解决矛盾式、愉快教学法、成功教学法等新的方式、方法己开始运用于教学实践,融入新的音乐教育理念。

如果将这些新理念上升为新的音乐教学法原则的话,它将在更广泛的范围指导和规范音乐教学。这是因为:第一、音乐教学法自从音乐教育学和音乐教学论中 独立出来以后,其原则条目,己越来越丰富,它们揭示了音乐教学的一般规律,对教师的教学操作起到了指导作用,对音乐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音乐教学法原 则作为音乐教学法理论中的一个基础概念,随着音乐教学实践的发展,它必然也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新内容,以丰富自己的原则体系。第二、近几年,各地的音乐教师 针对音乐教学的实际问题(如为什么学生喜欢音乐而不喜欢上音乐课?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教学改革,在很多方面达成了共识,而形成了新的理 念,将其上升为新的教学法原则以后,对构建新的教学法,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第三、音乐教育的新理念是在深化教育改革,提倡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逐渐形成 的。首先,它符合音乐艺术的特征,音乐艺术的主要特征是情感表现,通过情感体验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这是音乐教育的核心。其次,它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实 施素质教育是教育发展的方向。具有高尚的审美情趣,是高素质的人才不可缺少的方面。因此,它奠定了新原则的基础。

本文根据新的音乐教育理念,提出如下四项音乐教学法原则:

一、情感体验与审美原则

审美是音乐教育的核心,因此音乐教学都应围绕这个核心进行,所有教学客体都应成为审美的对象,它不仅包括教学内容,而且包括教学方式、方法。

中小学生几乎都喜欢音乐,其原因就是音乐能带给他们审美愉悦,这种愉悦感是由音乐的情感内容引发的美感,当学生从中获得了美感体验,他们的审美需求得到满足以后,审美教育的目标就实现了。

审美的主体是学生,审美的过程是在情感体验中完成的,人的情感活动与音乐运动有着多方面的共性,格式塔心理学把这种共性称之为“同构关系”正是由于 这种“同构关系”,才使得音乐能够表现人类的思想感情(通过音乐创作、音乐表演实现),同时人们也能在聆听音乐中得到情感的体验(在音乐欣赏中实现)因 此,教学活动中的唱、奏、演、听、跳,都能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听觉感知、视觉感知、运动觉感知是情感体验的有效途径。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