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

2025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

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这个答案选出。(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在我国古代,提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主张教育的作用在于引导人保存、找回和扩充,其固有善端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老子

2.西方近代教育史上,重点阐述绅士教育并认为绅士教育应通过家庭教育进行,教育内容关注体育、德育和智育 的教育著作是(   )。

A.《教育漫话》 B.《大教学论》 C.《民主主义与教育》 D.《教学与发展》

3.“教化立而奸邪皆止者,其堤防完也;教化废而奸邪并出,刑罚不能胜者,其堤防坏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这句话说明了教育的(   )。

A.生产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政治功能

4.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有的人在逆境中一蹶不振,有的人在逆境中发愤图强,有的人沉溺于优越的环境终身碌碌无为,有的人则能利用优化的环境成就卓越。同样的环境,不同的人结果不同,这表明环境对人的影响取决于(   )。

A.遗传 B.外部条件 C.教育背景 D.主观能动性

5.2020年教育部发布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将劳动教育与学生的个人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丰富劳动体验,提高劳动能力,深化对劳动价值的理解。其中,中学每周课外活动和家庭生活中劳动时间不少于(   )。

A.2小时 B.3小时 C.4小时 D.5小时

6.王老师在一个班级中,先用讲授法教学,测得一个成绩,再用自学辅导法教学,测得一个成绩,将两个成绩对比,以判定自学辅导的效果。王老师运用的教学方法属于(   )。

A.单组实验法 B.等组实验法 C.循环实验法 D.双组实验法

7.育才中学为了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开发了“机械搭建”“无人机”“乒乓球”“木工制作”等课程。这类课程属于(   )。

A.校本课程 B.必修课程 C.国家课程 D.地方课程

8.学生发展和责任意识等核心素养的培养日益受到重视,为此,学校教育需要及时调整、修订、更新课程内容,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新需求。这体现了课程内容选择应遵循的原则是(   )。

A.注重基础性 B.尊重学生经验 C.凸显时代性 D.渗透道德教育

9.物理课上,物理老师通过水的加温和降温试验,让学生观察水、冰、汽发生的变化,以掌握物态变化的相关知识。这种教学方法是(   )。

A.讲授法 B.问答法 C.演示法 D.练习法

10.学生在学习“二次函数”内容之前,赵老师通过布置预习作业,了解他们关于函数、坐标系等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赵老师这种教学评价方式属于(   )。

A.形成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相对性评价

11.求实中学某位老师经常引导学生学习一些古诗词作为格言自勉,如背诵《早起诗》“初上窗纱淡曙光……习惯遂为常莫忘”,希望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做一个自律的人,这种德育方法是(   )。

A.制度德育法 B.自我修养法 C.实际锻炼法 D.环境陶冶法

12.根据教育心理学中学习的定义,下列现象属于学习的是(   )。

A.吃柠檬后流口水 B.打完篮球肌肉酸痛

C.长高后突破跳远距离 D.看到小狗后大声尖叫

13.晓婷在上课的过程中,先认真观看,然后将网课内容归纳整理列出来一张思维导图,以便于更好地记忆该部分内容,她采用的认知策略是(   )。

A.复述策略 B.计划策略 C.组织策略 D.精加工策略

14.地理课上,杨老师自豪地说:“目前我国高铁发展突飞猛进,运营规模和水平稳居世界第一。”这类知识属于(   )。

A.程序性知识 B.陈述性知识 C.元认知知识 D.经验性知识

15.放学后,小明能在没人监督的情况下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并预习第二天要学习的内容,然后再出去玩耍,这反映了他的意志品质具有(   )。

A.自制性 B.果断性 C.坚韧性 D.责任性

16.在孙老师的教导下,王波学会并应用“前缀构词法”“词义比较法”等英语单词的记忆法,英语成绩大幅提高,根据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王波习得了(   )。

A.学习态度 B.认知策略 C.言语信息 D.动作技能

17.张雷认为所有的鸟都会飞,当他在自然博物馆了解到鸵鸟是鸟类但不会飞,于是他明白了“会飞”并不是鸟类的本质特征。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张雷的这一学习过程属于(   )。

A.顺应 B.同化 C.改变 D.平衡

18.赵霞参加了评选“最美家庭”的投票,在这个过程中,她了解到模范家庭的感人事迹,产生了钦佩之情,这种情感属于(   )。

A.美感 B.理智感 C.道德感 D.认同感

19.刘冬的爸爸为将突发疾病的邻居及时送往医院,路上开车超速违反了交通规则,刘冬认为人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爸爸的做法是对的。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刘冬的道德发展处于(   )。

A.惩罚服从阶段 B.普遍伦理阶段 C.寻求认可阶段 D.相对功利阶段

20.马老师经常将对学生的肯定和期望以多种方式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按照她所期望的方向发展,马老师这种做法所体现的心理效应是(   )。

A.霍桑效应 B.晕轮效应 C.德西效应 D.皮格马利翁效应

21.王莉非常害怕打雷,甚至听到雷雨天气的预报时都非常焦虑。当出现雷雨天气时,她会关闭所有窗户,把头蒙起来,以免自己看到闪电和听到雷声。她这种表现是(   )。

A.妄想症 B.抑郁症 C.强迫症 D.恐惧症

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22.某中学要求老师紧紧围绕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的目标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初一(2)班的杨老师则认为学生全面发展阻碍个性发展,请对杨老师的观点进行辨析。

23.在学校教育中,学科老师与班主任都扮演着重要的育人角色。数学组的王老师认为,他的主要职责是培养学生数学学科素养,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是班主任的事,请对王老师的观点进行辨析。

24.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与学生听教师讲解的接受学习相比,学生通过自己探究而获得知识的发现学习效果更好。由此,李老师觉得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学习优于接受学习。请对李老师的观点进行辨析。

25.黄老师发现学生在反复练习同类题目后会形成对这类题目的解题定势,不能举一反三解答其他类型的题目。因此,他认为定势对知识迁移只存在阻碍作用。请对黄老师的观点进行辨析。

简答题: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6.班主任王老师常言:“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在身为士则、行为世范的引领下,有名的“乱班”变成了学校的优秀班级。王老师的育人方法发挥了榜样示范作用。请简述德育工作中运用榜样示范法的基本要求。

27.学校课程包括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育英中学不仅重视学生的语文、数学等显性课程,而且关注学生的校风、班风等隐性课程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请简述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内在联系。

28.进入中学后,学生开始喜欢与他人辩论,并能运用形式运算来解决诸如组合、包含、概率等问题,这些表现均与其思维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请简述中学生思维发展的主要特征。

29.金老师在新教师入职培训上,聆听多位经验丰富的老师的成长经验,认识到有多种途径可以提升自己的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实现专业水平的发展。请简述教师专业成长发展的途径。

案例分析题: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

(一)

材料:

红星中学初三(2)班有个特殊的小团体——6个男生课上课下学习生活总爱凑在一起,他们做事效率高,如经常帮助老师收发作业、拿教具、搬椅子,爱表现,如课堂发言很积极,踊跃参加运动会、拔河比赛、小品表演等集体活动。但他们的缺点也很多,如不发言时就乱动乱嚷,干扰了课堂的正常进行,自习课打打闹闹,逗贫取乐,作业不是不交就是敷衍应付,教室里没有坐相,上操时站没站相,跑步时抬不起腿,他们被称为班上的“无奈六人组”。

30.问题:请依据德育原则(8分),谈谈你对“无奈六人组”的教育建议。(10分)

(二)

初二学生李力天性好动,学习也比较努力,但成绩总不理想。老师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李力专心听课的时间较短,一般只有5分钟,时间一长,他不是东张西望、坐立不安,就是呆呆地坐在座位上,两眼直直盯着老师,老师让他回答问题时,他却答非所问,如果他刚参与过文体活动,回到教室后,就很难安静下来,不能集中注意听课。

31.问题:

(1)注意有哪些品质,分析案例中李力的注意品质存在的主要问题。(10分)

(2)作为教师,请对李力的注意品质提出建议。(8分)

提醒:点这里加小编微信(领取免费资料、获取最新资讯、解决考教师一切疑问!)